3月11日,农历二月二,龙头节。二月二,龙抬头。说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青龙,于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始出东方,以星象预示气象,万物此时萌发苏醒。这是古人仰望苍穹,心驰神往的浪漫与神奇。
为了不负春光,学校工会围绕“春”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探春、赏春、留春”活动。
上春山:合影春风景
宋朝把二月二指定为百花生日,名曰“花朝节”。到了元朝,又有“踏青节”之称。费著《岁华纪丽谱》记有,“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春游千万家,美人颜如花。三三两两映花立,飘飘似欲乘烟霞。”
![640 (3).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f568a080d3679a41_1710381616873.jpg)
![640 (1).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c74d9ac5f1ae323_1710381616952.jpg)
![640 (2).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eb0a43e611b4b7c6_1710381616910.jpg)
![640 (5).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bba96ebd19a5f3b7_1710381620418.jpg)
![640 (6).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298b89903a949ddf_1710381620627.jpg)
![640 (4).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2a0b82cf4baa319a_1710381620418.jpg)
![640 (7).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4f0ae89d39332b91_1710381621584.jpg)
![640 (8).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7d472df1f07fd53e_1710381621672.jpg)
春游正当时,市北教工们,带着家人朋友,在郊外赏春踏青,迎接一年好光景。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退休教师们,也趁着春风和煦,精彩亮相在锡城的桃红新绿里。
![640 (9).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d387c70fa28074a0_1710381664497.jpg)
![640 (11).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7ea1262a84908882_1710381664609.jpg)
![640 (12).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d6aca8c959887962_1710381667975.jpg)
品春时:尝尝春味道
苍龙抬头,春归大地,是生发之象。除了踏青赏花,吃“龙食”也必不可少。
在龙抬头这一天,人们把所吃的食物都以龙为名,希望这样可以让自己和家人沾上龙的气息,有所出息。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葱饼叫做“撕龙皮”。
![640 (14).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286e04ff560d8868_1710381701967.jpg)
![640 (13).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cd95ee052843a59_1710381702029.jpg)
![640 (15).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4056e68156bac381_1710381702133.jpg)
这不,市北师生一起,在这天上一堂劳动课,包荠菜“龙眼”,把春天啊,吃进肚子里。
退休教师手把手教青年教师们包馄饨,在另一种形式上成就了“薪火赓续”“青蓝携手”的图景。
![640 (18).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659a0d041fd5dabc_1710381738029.jpg)
![640 (16).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5c1f8a7bb0a21244_1710381737804.jpg)
![640 (17).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6a4ba53fa1256aa7_1710381737984.jpg)
下课了,高一同学们也加入进来。三代同堂其乐融融,“包”揽幸福生活,尝出春天滋味。
驭春风:画出春颜色
盎然生机,催人奋进。春天装进眼睛里,藏进胃里,当然还要留在相框里。
![640 (19).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fe1d700f54f9c596_1710381773959.jpg)
![640 (20).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66354cd0dfb5df17_1710381774111.jpg)
![640 (21).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a4947b0c95f735c3_1710381774150.jpg)
女教工们携手创作“春”主题的蝶骨巴特包,指尖上繁花深入,倚春摇曳,成就另一番春日秘境。
![640 (23).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7eb27cc1d9228d43_1710381802139.jpg)
![640 (22).jpg](https://wxjx-system.oos-cn.ctyunapi.cn/b711ac194f83530_1710381802140.jpg)
3月11日,农历二月二,龙头节。二月二,龙抬头。说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青龙,于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始出东方,以星象预示气象,万物此时萌发苏醒。这是古人仰望苍穹,心驰神往的浪漫与神奇。
为了不负春光,学校工会围绕“春”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探春、赏春、留春”活动。
上春山:合影春风景
宋朝把二月二指定为百花生日,名曰“花朝节”。到了元朝,又有“踏青节”之称。费著《岁华纪丽谱》记有,“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春游千万家,美人颜如花。三三两两映花立,飘飘似欲乘烟霞。”
春游正当时,市北教工们,带着家人朋友,在郊外赏春踏青,迎接一年好光景。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退休教师们,也趁着春风和煦,精彩亮相在锡城的桃红新绿里。
品春时:尝尝春味道
苍龙抬头,春归大地,是生发之象。除了踏青赏花,吃“龙食”也必不可少。
在龙抬头这一天,人们把所吃的食物都以龙为名,希望这样可以让自己和家人沾上龙的气息,有所出息。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葱饼叫做“撕龙皮”。
这不,市北师生一起,在这天上一堂劳动课,包荠菜“龙眼”,把春天啊,吃进肚子里。
退休教师手把手教青年教师们包馄饨,在另一种形式上成就了“薪火赓续”“青蓝携手”的图景。
下课了,高一同学们也加入进来。三代同堂其乐融融,“包”揽幸福生活,尝出春天滋味。
驭春风:画出春颜色
盎然生机,催人奋进。春天装进眼睛里,藏进胃里,当然还要留在相框里。
女教工们携手创作“春”主题的蝶骨巴特包,指尖上繁花深入,倚春摇曳,成就另一番春日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