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实验小学:梁溪区“课题进课堂”项目推进活动举行
作者: 李子裕
来源:
初审:     二审:丁丁     终审:家乐
发布日期:2024-12-13
字体:[     ]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课题进课堂”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切实提升学校教科研品质,12月4日下午,梁溪区“课题进课堂”项目推进活动暨博鱼·(中国)官方网站“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展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问题场”构建研究》课堂研讨活动在无锡通江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指向思维进阶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问题场’构建研究”为主题展开研究。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陈春雯主任、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综合研训部伏志瑛副主任、通江实验小学周晓蕾校长、盛春燕副校长、甘肃兰州校长观摩团以及梁溪区各小学教科研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盛春燕副校长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对与会专家、领导和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课题主持人周晓蕾作《指向思维进阶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问题场”构建》讲座,就本次研究主题的研究假设、研究路径、课堂观察量表作了细致的解读。周校长还立足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科特质,从课题研究背景、对课题核心概念的学科认识、研究内容、阶段性成果、科研活动组织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了课题通过中期汇报以来的研究情况。

随后,通江实小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李子裕老师和四3班学生为大家带来《普罗米修斯》一课。李老师按照课题研究的教学实施路径,以“创境启思”引导学生复习旧知;以“自探静思”为学生搭建“讲好神话故事”的策略支架;以“合作辨思”和“评价反思”鼓励学生发挥合理想象,通过小组合作、互评优化的学习方式将神话故事“讲清楚”“讲神奇”“讲动人”,促进学生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实现思维进阶,发展高阶思维。期间,学校课题组的语文教师分为“问题设计与效能”观察组、“教师评价生成”观察组以及“学生思维进阶表现”观察组展开循证,大家深入课堂,细致观察,认真记录观课量表。

音乐学科扈燕宁老师、数学学科华培艺老师、英语学科王雨津老师、体育学科陈大宁老师分别将《问题化学习》一书“读成一句话”“读成一张图”“读成一节课”“读成一篇文”,以高度的内容提炼、详实的精品课例、结构化的成果表达,立足学科立场,展现了他们对思维进阶的个性化阐释。

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陈春雯主任认为,本次活动的课题案例典型生动,观课汇报细致深刻,读书心得分享活动更揭示了教师在教学、科研、阅读、写作等方面的专业成长路径。陈主任指出,“问题场”包含了问题本身、解决问题中的师生关系、资源、环境等要素,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衍生的教学场域,只有精准理解课题核心概念,课题研究才能水到渠成。陈主任对概念的解读、对课例的点评以及对课题结题成果的建议给予了学校课题组极大的启发和帮助。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综合研训部伏志瑛副主任为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对通江实小以全校、全员、全学科的力量展开课题研究表示充分肯定,对活动中闪烁的思维火花让课题研究散发思辨和理性的光芒倍加赞许。伏主任还从“课题进课堂”活动的逻辑流程提出了“聚焦研究主题,精简观察量表”的建议。

一个话题、一节课、一本书、一群同行人,愿同乘一叶小舟在课题研究的大海中畅游,虽是“天地之蜉蝣”“沧海之一粟”,但也要奔赴“幸福教科研”的星辰大海。